涓氬唴鏂伴椈
辽宁营口市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9-9-23 19:05:38 |
近年来,营口市把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作为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全市实际,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服务,超常运作,速见成效”的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狠抓品牌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打造名牌产品。截止2008年底,市农产品总注册商标数达到327个,国家级名牌产品3个,驰名商标2个,免检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11个,著名商标22个;市级名牌产品30个,著名商标30个,特别是去年以来,市政府不断强化品牌惠农工作,新增市级名牌和著名商标的农产品40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14个,申报国家级名牌和驰名商标的农产品2个,而且“营口大米”证明商标已经顺利的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认证。通过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有力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带动了全市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快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05.4亿元,同比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同比增长20%。 一、农产品品牌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抓政策引导,“促”品牌 过去一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力度,把发展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品牌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委、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为成员单位的营口市推进农业标准化暨农业品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并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建立有效的推进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对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的该市商标主体,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该市主体,市政府奖励10万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的所有人,市政府一次性奖励50万元。我们先后邀请国家工商总局和北京三安科技集团的领导来营,组织召开了《推进农业标准化暨创建农业品牌工作座谈会议》、《农产品商标暨地理标志注册与管理会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暨三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讲座》等大型会议和讲座,专题研究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创建农业品牌问题,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标准化暨创建农业品牌工作的实施意见》、《营口市名牌产品(农业类)管理办法》、《营口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有关文件,从政策上极大的促动了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抓龙头建设,“创”品牌 农业龙头企业是实施品牌化战略的重要力量,只有培强造大龙头企业,才能为品牌创建工作提供动力源泉。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该市龙头企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到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7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7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15家,市级88家。这些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广大农户,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极大地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安全化、品牌化水平的提高。一是充分用好现有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优势,打好“优势牌”、“资源牌”,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引导、扶持龙头企业扩能改造、拓展规模。一年以来,帮助松春水产、恒新生物、鑫荣饲料、怡丰种子等11家企业解决政策性贷款7.46亿元;争取了北方糖业、旺运红、绿源肉制品、鑫源纺织等4家企业的技术改造贴息资金;新建和续建了北方糖业、恒久果业、嘉里粮油等规模以上项目23个,完成总投资5.5亿元。二是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引领兴办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引导其在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聚合等方面发挥大龙头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去年农业订单面积达到100万亩,带动农户达到27万户。 (三)抓产品质量,“保”品牌 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品牌声誉,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市场的开拓。为此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我们重点抓了“三化”。 一是生产环节标准化。目前,全市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制定了包括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和加工包装在内的27项地方性标准规范,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形成了既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较为全面的标准体系。并且把农业标准“翻译”成通俗的农业技术标准模式图,贴近了农民,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按照执行一个标准、确定一个主体、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五个一”要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市有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并有3个示范区的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40个无公害设施蔬菜、水果生产示范小区,112个标准化畜牧小区,5个水产养殖示范区。 二是加工环节规范化。引导龙头企业把质量作为自己的生命,牢固树立起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千方百计把好产品质量关。制订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实施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对品牌主体形成一种质量追溯机制,以保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内在质量,造就有旺盛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目前,全市8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或HACCP认证,按标准进行加工,其中取得“三品”认证的企业 67家,认证标志的产品达到179个。 三是质量管理全程化。1、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按照填平补齐、完善功能和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检验检测条件,重点整合和完善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从而形成功能完整、人员齐备、运转高效的农产品检测体系,使全市检测资源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组织检测机构对主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上市的鲜活农产品进行药残的例行监测和专项抽检,并及时通报、发布监测结果;建立了重点区域站、生产示范基地和重点批发市场对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快速检测自检机制;组织对已通过认定的生产基地和认证的“三品”进行专项抽检,重点检查产品药残和标识,并依照有关规定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和查处。截止2008年底,共上报检测数据7678个,出具检测报告73份,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为切实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抓市场开拓,“扬”品牌 实施品牌化战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开发产品、拓展销售领域。通过对农产品市场开拓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全市农产品市场开发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依托产业拓市场。营口市地域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分布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为该市农产品开拓市场奠定很好的基础。目前,全市已形成从山地到沿海滩涂的“三水、一菜、一牧”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带,涌现出了一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品,基本形成了以水稻、水果、水产、畜牧、蔬菜、柞蚕等为主导的1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链条,建成一大批优质高效农业规模基地。极大的推动了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结构,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 了强大动力。 二是围绕基地建市场。根据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布局,按照“规模大、专业化、功能强”的标准,重点完善了营口桂丰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大石桥市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大石桥市博洛卜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盖州市清河农贸市场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吞吐量达到了60余万吨。并在一些乡镇完善扩建了10多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市场网点达到了60多处,形成了大宗销售有集散场地、分散销售有固定场所的农产品当地市场体系。 三是健全队伍闯市场。组织了村集体、供销部门、农村经济能人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立足自身优势,组建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8个,其中农民专业协会1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1个,他们组织社员优化品种结构,搞好技术服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抓好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全市还积极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农村经纪人已达2000多个,销售瓜菜、果品、粮食、水产、畜禽9万吨以上。 二、下步工作思路 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在下步农业品牌战略推进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依据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实行系列化的标准化生产。同时,抓好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态环境等的质量监测工作,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不断拉近与名牌产品距离。 (二)注重农产品的资源特色和科技含量。发挥好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并引进、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工工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依靠科学进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实施,创造名牌产品。 (三)加大对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进一步制定出台更直接、更有力的扶持政策,对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增加扶持资金,在税收、用地、信贷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激发龙头企业创名牌、扩规模的积极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四)搞好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应通过举办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措施,全方位、大力度地宣传名牌产品,提高知名度。加强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对假冒名牌产品的不法分子依法严厉查处,维护名牌产品的信誉。 (五)积极开展市场开拓。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采用物配送、连销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市场销售网络,拓展市场空间。 |